什么是谣言,什么是预言?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在《战国策•魏策》中记载了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三人成虎”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讲的就是谗言(谣言)的影响。

大概的意思是,庞葱要陪同太子去邯郸做人质,临行前希望魏王不要相信谗言。庞葱的比喻是,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魏王可能不会相信;两个人说集市有老虎,还可能不相信;但三个人说集市有老虎的时候,魏王可能就相信了。果不其然,这位庞葱去了邯郸以后确实出现了很多谗言,后来魏王就再也没有接见过庞葱。

战国策讲的故事都成了很多预言,让人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那就是——谣言。

什么是谣言?

根据官方的定义是:

谣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群体)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所流传的信息。

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按照专家的定义,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

专家们对于谣言十分惧怕,不得不大肆抹黑,又加上了一大堆谣言的坏处。

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制斗争的手段和工具;

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

它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

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

由于它具有混淆舆论的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影响。

总之,谣言非常可怕;总之,谣言害人不浅;总之,谣言罄竹难书;总之,谣言十恶不赦。

那么,这是真的吗,谣言=谎言吗?

谣言=谎言?

古代的君主制国家,皇帝们对谣言问题无疑都非常头疼,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谣言的著名故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追求长生之术,让卢生拜访仙人,求取长生之术。卢生供奉的仙书上有一句谶语,写着“亡秦者胡也”五个字。

当时秦始皇以为,胡是代表匈奴的意思,便派大军征讨匈奴,又修建万里长城,防范匈奴。最后,秦国还是没有避免灭亡的命运,大秦帝国在胡亥的手中葬送。

“亡秦者胡”成了一个精准无比的谶语,也成了历代统治者们心头的病痛,和挥之不去的梦魇。

对待谣言的态度

谣言有实际功效吗,谣言具有杀伤力吗?

如果只是没有真凭实据的谣言,那么,事实胜于雄辩,谣言会不攻自破,所谓的“谣言”杀伤力并不大。

然而,更多的统治者害怕谣言,实际上,是因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历史上形成了一个规律:

越是强盛的朝代,越是开明的君主,就越会广开言路,采纳各种意见,最后国家蒸蒸日上。最后,谣言就会不攻自破、贻笑大方。

越是末代的王朝,对谣言就越恨之入骨,封闭自我,鱼肉百姓,最后,惨遭灭亡,也让谣言变成了应验的事实。

如何对待谣言,竟然成了衡量一个王朝开明与否的历史规律。

精准无比的预言

除了谣言,在历史上还流传着无比精准的预言,这些预言以无比的精准精度让人非常的震惊和震撼。

比如,唐代风水师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推背图》,化名诸葛亮的《马前课》,《烧饼歌》,西方的《诸世纪:诺查丹玛斯预言全书》,宗教圣典《古兰经》,和西方的《圣经》对未来都有预言。

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中国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都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未来中国“紫微圣人”建立世界大同文化,统一世界,发生在历史上的主要事件,一直到人类的终结都有详细的描述。

《推背图》以中国易经的象数哲学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六十个图谶颂,将中国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作了宿命性的表述,创作之严谨、思维之缜密、应验之神奇,均大大超越西方诺查丹玛斯的大预言《诸世纪》。

从唐朝以后的开始,每每应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推背图》竟然已经预言了现代和以后中国的命运,让人非常惊叹!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推背图》中的例子,做一下分析。

《推背图》的第39象,人类发展到了清末民国初期。

第39象 壬寅 巽下兑上 颐

谶曰:
鸟无足 山有月
旭初升 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 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 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注:「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鸟无足,山有月”是个岛字,指岛国作乱也。

“旭初升,人都哭”,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开始强大,人人都在哭泣。

“十二月中气不和”,十二个月的中间为农历六月,即公历7月7日(卢沟桥事变)。

“南山有雀,北山罗”,(雀,是指精卫鸟——汪精卫;罗,指爱新觉罗——伪满州国)中国被分割成很多势力,南面有汪精卫政权,北面有伪满州国政权。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一但到了鸡年(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日沉大海了!

无比准确,让人叹服!

《推背图》 第40像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卦

谶曰:
一二三四 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 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 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 生我者猴死我雕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小小天罡 垂拱而治”是指,四年内战,大陆尽陷。蒋只好到小小的台湾岛上发挥经济才能,无为而治,使台湾成了四小龙之一。

“一口东来气太骄 脚下无履首无毛”,指在毛、周军队的追赶下,国民党丢盔卸甲,冠履尽失,狼狈不堪。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国民党到,木子李——李登辉而失去政权,开始选举。“生我者猴”,猴,猢狲——孙中山。“死我雕”,雕,鹰鹫也,即马英九——国民党生于孙中山,而死于马英九。

第41、42象则预言了文革、江青和四人帮,我们现在正处在第43象的时候,第44象马上要发生。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卦

谶曰: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艰危 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 欲尽不尽不可说
唯有外边根树上 三十年中子孙佶

“君非君,臣非臣”,是君王又不是君王,是大臣也不是大臣,是在暗示邓,从出山到去世,没做过党的总书记。“始艰危,终克定”,三起三落,非常艰难,最后还是坐上了位置。

“黑兔走入青龙穴”,1975为兔年,76年为龙年,邓开始主持工作,仿佛一只兔子占据了龙的位置,非常尴尬。“欲尽不尽不可说”,中国开始了官僚资本主义,然而用的旗号仍然是社会主义的旗号,不能光明正大的说。

“唯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佶”说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子子孙孙都繁衍的十分兴盛,已经移民到了海外。或者有的怀揣绿卡,做裸官,准备随时开溜。

第四四象 丁未

谶曰:
日月丽天 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 双羽四足

颂曰:
而今中国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暗示中华气盛,治隆汉唐;“百灵来朝”暗示世界各国争先恐后来与中国结交。

“而今中国有圣人”这是预兆中国复兴,圣人出现之象。这位圣人不是政治家(豪杰),也是类似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一样。

一个带弓的男子跪拜一圣人,这说明在未来,政治家也会叹服在他的思想之下。圣人一入世,万国生光辉。

(这个“圣人”是民间传说中的第一个圣人,后来的《推背图》还提到了几个圣人。)

第45象就已经说到了“炎运宏开世界同”,世界已经开始大同,世界联盟已经逐步形成,还不够稳固,所以后来还有军事政变、“来自田间第一人”“紫薇星明”的其他圣人,进一步巩固世界联盟的成果。

世界将统一为一个整体,在很多预言中都惊人的提到,比如儒家有“天下大同”,《圣经》有“千年王国”,《古兰经》中有天国,都惊人的指向了未来的走向。

这些预言是真的吗?预言是谣言吗,会成为被验证的事实吗?

预言的作用

预言的最主要作用是提醒人们社会发展是有定数的,提醒人的命运是有安排的。

人们在世上苦苦追寻、努力奋斗几乎改变不了这些定数与安排,而这冥冥之中的“定数”是来自高层生命的安排,也就是“神”。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生命的觉醒,净化与提升。

玛雅人和西方人说是灵魂净化,东方就是修炼,所以人类文化中一直都有神、佛、道升华后生命的概念。

自古以来,许多人识破凡尘面纱、明白真机的人上下求索、苦苦修炼,却感叹真道、真法难求。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在形容“道”之珍贵难寻。

不详的征兆

在网上有一篇文章,《细数历代王朝灭亡前十大征兆》非常出名,被疯传转发。

十大征兆如下:

一:官民对立,社会动荡。

二:思想混乱,人心浮动。

三:加强社会各方控制。

四:乱加税收,横征暴力。

五:乱发纸币,货币快速贬值。

六:上层醉生梦死,下层苦不堪言。

七:体质僵化,不思进变。

八:中下层失去上升空间。

九:军队腐败,士气低迷,贪生怕死。

十: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这些预言征兆,体现了民众对当局的一些看法,事实上,如果真正的走公平的道路,那么这些征兆,只是谣言不是谶语,也会不攻自破。

如果,仍然怙恶不悛,拒不悔改,……,那么,古老的预言可能就会即将上演、变成现实。

(完)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小牛探花。若有版权问题或其他事宜,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8年5月19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18年6月13日 下午1:40

相关推荐

phone_iphone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