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与驭民五术

江户时期的德川家康,作为当时日本真正的掌权者,他那句“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的名言是如何想到的?是否正确呢?

文/历史照妖镜

德川是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天皇的王权旁落,而作为辅政的幕府势力因垄断了军权或者军事能力强势从而垄断了政治。德川主要的功绩,是灭掉了丰臣式的武装力量实现了大一统的日本群岛,而丰臣秀吉,及其之后的集团,恰恰就是农民武装。

德川家康那句“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几乎就是秦国商鞅变法思想精髓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让老百姓保持着不发达、有限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忙于应付家庭开支和皇粮国税,从而没有时间、精力在政治诉求伤多做非分之想。

商鞅变法,弱民、疲民政策的思想起源,其中《商君书》提出的驭民五术: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愚民,要大家统一思想,需知,这天底下最难统一的就是缤纷的思想,但统治者最卖力的致力于统一人民的思想。

弱民,国民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民强则国弱,民弱则国强,想要国强,必须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让老百姓有事做,不在社会游荡,务求焊死在一块区域中,不能让其自由流动,互通有无,整天累个贼死,连夫妻生活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好不过。

辱民,即让老百姓觉得自己没地位、没自尊、没自信,认定自己生来就是社会底层,就该要老老实实受人压迫,永无翻身之地,永远不能反抗。

贫民,即让老百姓勉强维持温饱,不能太富裕太有钱,有了钱想法就会多,想法多了就容易乱。

综合起来解释,就是分解打散民众的家族势力,瓦解农民阶级集体的整合实力,用赋税和徭役将农民捆绑在土地耕种和家庭手工业的小农经济体系上,使得他们无法对抗秦国的中央集权政府。

在商鞅的变法思想指导下,秦法规定所有家庭只要有两个成年男劳动力的,就必须分户另外组建家庭。西周以集体劳作为基础模式的井田制宣告解体,秦国基层逐渐被分解为以“五口之家”为单位的小家庭社会,秦国地区原本猖獗的宗族势力被强行分解,难以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就威胁王权行驶。

德川家康创建江户幕府、剿灭大阪城的丰臣秀赖后,用尽人生的最后精力构建了牢固的幕藩体制。

在武士、农民、工匠、商人的社会职业划分上,居于顶层的武士阶级,其经济来源主要是以稻米为结算单位的农业生产,对农民阶级的压制是整个武士阶层的统治基础。江户时期,武士群体本质上是国家的军队来源和公务员队伍,为了确保本阶层的政治经济特权的稳固,就必须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进行经济实力的限制。老百姓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冒险起来造反的,让他们维持着低水平的生存能力,是避免农民积蓄足够的力量对抗武士阶层的有效办法。

因此,德川家康的“让农民半死不活”是商鞅变法弱民政策的延续,也是封建社会政府的共同的统治思想,在加强自身力量的同时,任何封建政府都不希望社会伤出现另外一个强大的集团组织。

所以,碎片化的民众管理是打散其余社会力量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打散方式“,可以在政治上,也可以在法律上。更普遍的是在经济上。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小牛探花。若有版权问题或其他事宜,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4)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1月7日 下午11:36
下一篇 2020年1月19日 下午4:30

相关推荐

phone_iphone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