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
行善若欲为人所知,如赢得利益和名声的慈善机构,虽带有功利的性质,属于间接做了好事,享受世人的赞誉,谓之“阳善”;
有人背地里做好事,不为人知,积攒的福德,上天给他记功,会得大福报,谓之“阴德”。
积德可得福,损德会招灾,都会改变上天给人既定的命运。
这里有两个故事,我们来看看。
文/平心
一、裴度行善,改变命运
做个好人,心中存有善念,多做善事。天地之间,人生一念,鬼神是都知道的。
裴度(765年─839年)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一行禅师给他相面说:“你天生薄相,今生不能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
一天,他去香山寺漫步,看见寺里有位妇人跪在佛前,祷告完毕,匆匆离去。他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
到了下午,那位妇女满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失声痛哭。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今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祈祷,竟忘记携走玉带,等到典铺,才发现遗失。没钱买药,家父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啊!”
裴度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一行禅师,对面而过间,一行禅师唤他转身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于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
后来,裴度果然出将入相,历事四朝,被封为晋国公,年享上寿。
二、贪污滥杀,折寿十年丢性命
《集福消灾之道》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焦俊明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但是过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升迁。
他常为仕途坎坷,而埋怨上苍,还写篇疏文,质问上苍。
当天黄昏,有一幅素书(白绢上写的文字),从上空飘落在他供奉香炉的案上。上面写的十六个字,象是天庭的文字,他看不懂。
他听说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请教。何仙姑看了素书,问:“你接受过五两黄金的贿赂,就折去十年的寿命;你枉杀了一条人命,死后必定会受到处分。你有没有犯过这些错误呢?”
他听后,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不久,便得病而亡。
原来,焦俊明当官以后,确实贪污受贿,做过坏事,杀好人。不但折寿十年、丢掉性命,到了阎王那里还要再受苦偿还。
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作恶之人,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没有哪个人能逃得了因果循环的报应,只是时间长短的差异: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愿世人都做好人,行善积德,善报自身,庇佑子孙,福益社会。